红箭基金·名家大讲堂第七十讲
主题:后来的我们
主讲:刘若英(歌手、演员、词曲创作者。1995年刘若英以电影《我的美丽与哀愁》出道,同年以专辑《少女小渔的美丽与哀愁》开始涉足音乐领域,主打歌《为爱痴狂》获得第32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电影歌曲奖。1997年凭《美丽在歌唱》获得东京国际电影节最佳女主角。2000年发行专辑《我等你》,其中歌曲《后来》获得Hit FM年度百大单曲第49名。2018年4月28日,导演的电影《后来的我们》上映。)
时间:4月25日(周三)13:30
地点:华东政法大学松江校区明镜楼缘法厅联合主办:华东政法大学校团委学术部、上海对外经贸大学自励中心
宣传引言:“你的心中是否有这样一个人,曾几何时,在你的人生中占据了重要的位置。但走着走着,不知何时,你们失去了彼此。”2018年4月28日,刘若英首次执导的电影《后来的我们》上映。缘起于音乐,升华以光影,故事的背后蕴藏着多少辛酸,又包含着多少回忆。26日,刘若英会来到华政,赶着上映前的末班车,向我们分享故事背后的故事。
活动前开展了微信抢票环节,面向学生老师社会,参与抢票有10万余人次。非常火爆,报告厅内学生席地而坐,800座报告厅容纳了1000多人。
红箭基金·名家大讲堂第六十九讲
主题:20世纪上海小说的四种模式
主讲:杨扬(上海戏剧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茅盾研究会会长,上海作家协会副主席。曾担任《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主编、第八、九届茅盾文学奖评委。为哈佛燕京访问学者、台湾大学人高等研究院客座教授。主要论著有《商务印书馆:民间出版业的兴衰》、《茅盾早期文学思想研究》等。)
时间:4月25日(周三)14:00
地点:华东政法大学长宁校区交谊楼第三会议室
宣传引言:与传统文学发展史相对照,上海地区所产生的文学作品,在数量、题材、体裁、生产、传播的输送渠道上都独具一格。而在20世纪上半叶上海产生的诸多小说作品中,晚清时期韩邦庆的《海上花列传》,三十年代茅盾的《子夜》和施蛰存的《梅雨之夕》,以及四十年代张爱玲的《传奇》都极具代表性。
红箭基金·名家大讲堂第六十八讲
主讲人:逆光飞行
主题:爱国动漫那些事儿
时间:4月18日(周三)18:30
地点:华东政法大学三百人报告厅
《那年那兔那些事儿》是一部爱国主义的漫画,内容生动有趣又不失内涵,它能让观众在笑中带泪的看完后还能有些许思考。
“再给老子一块砖,老子再去三八线上浪一回!”这让我看到了革命先烈们在冲锋陷阵时忘却生死的飒爽英姿。
“亲,不要哭,眼泪会冻住的。”这里面有多少对战友不幸过世的无奈与伤感。
“我们在这里钻防空洞,是为了祖国的亲们不用钻防空洞。”这其中仿佛蕴藏着战士们在朝鲜战场上浴血奋战时像祖国的方向投去的深情一瞥。
太多太多的语句,虽然朴实无华,但却能让我感受到在祖国母亲的臂膀下那种稳稳的幸福。
有的人在看《那年那兔那些事儿》时哭了,可能不是因为情节,而是因为那段理应被每个人都铭记于心的历史。
当你享受着强大的中国、安定的社会给你带来的福利时,你的脑海中是否还能浮现出那群为祖国富强奠定基础的那群最可爱的人们?
虽然一切都成为了过去,但他们永远不应被遗忘,他们的事迹应被牢记,他们的故事应伴着一代代孩子们进入梦乡。
红箭基金·名家大讲堂第六十七讲
主题:你绝对想不到的广播主持人工
主讲人:李炯定(艺名:丁丁)
时间:4月18日(周三)14:00
地点:华东政法大学长宁校区交谊楼第三会议室
说起DJ,你可能会想到爱情公寓里“好男人就是我,我就是曾小贤。”,又或者是《从你的全世界路过》中的DJ陈末。
DJ,是指从事流行音乐节目主持的人。DJ的工作要求非常苛刻,需要广播中每一句话都必须按时开始和结束,需要许多的技巧来协调工作,包括注视时钟、选择音乐、阅读报道等。我们随意听到的几句广播,可能凝聚了DJ的许多心血。
丁丁的DJ生涯,始于兴致,搏于坚持,盛于才气,坚持不懈,义无反顾。他是用声音的万有引力持有者,余音绕梁,三日而不绝,他是青年才气的集大成者,贯彻古典韵味和青春的激荡声响。群雄逐鹿,少年倜傥风流,又不拘泥于传统。
红箭基金·名家大讲堂第六十六讲
主讲人:徐萌
主题:为什么我要花四年光阴读大学
时间:4月18日(周三)18:30
地点:华东政法大学三百人报告厅
引言:个子高、颜值高、人气高,智商高、情商高。最强大脑的比赛让徐萌这个“别人家的孩子”进入了大众的视线。2018年4月15日,他带着满腔的热情来到了华东政法大学300人报告厅。
“为何选择‘我为什么要花四年光阴读大学’这个主题”
这是一件蛮有意义的事情,我大四的时候也会给学弟学妹们讲这些,但最主要的不是告诉他们应该做什么,而是通过分享我的经验对他们大学四年的规划能够产生帮助。
“选择更多了”
高中与大学之间存在着一个断档,因为我们的选择突然变多了。从小学到高中一般目标都十分单一,把老师教的东西学会,然后争取考出个高分。但到了大学,我们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课,选择自己喜欢的社团。然而,在很多时候这些选择却又是被迫的或是没有经过深思熟虑的。
“大学我选的专业的英文缩写是:ise,后来我才知道它的意思是I study everything。”
“快毕业时它改名为:isem,我一下子就心领神会,意思是I study everything myself。”
红箭基金·名家大讲堂第六十五讲
主讲人:仇庆年
主题:苏州中国画颜料的研究
时间:4月12日(周四)18:00
地点:华东政法大学300人报告厅
“花青是一种文静的蓝颜色,荀子有句话叫‘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就是花青也。”
——仇庆年
还记得去年引发“故宫跑”的《千里江山图》卷吗?一直以来都是被故宫博物院藏得严严实实的珍品,轻易不示人。 陈丹青曾在2015《局部》中拿出一集专门介绍它,他这么说:“这幅画呢,谢天谢地,现在还在故宫。前两年还拿出来过,我就去看,脑袋就抵在展柜的玻璃上看,看得像个傻子一样,实在是太辉煌。”
满卷青绿之色,经过漫长岁月洗礼,色彩依然鲜亮如初,千年不败。
画卷上的石青、石绿两色都从孔雀石和蓝铜矿中提取,传统工艺制作出的颜料可延续千年。然而原材料极其珍贵稀罕,制作工期十分漫长,一个颜色仅“磨”这一项就要花费160个小时。
矿物颜料是画作永葆青春的灵魂。如果你知道这幅画儿,看过《国家宝藏》,关注中国古代书画作品的保存和修复,你就一定会知道他的名字——仇庆年。
《国宝》第一期,他捧着一个大盒子出场,装的都是他的宝贝石矿:孔雀石、蓝矿石、青金石、朱砂、雌黄、砗磲……录制现场他自己带来了平时的工具,现场演示敲、磨、筛、漂、滤等一系列工艺步骤。
这个被李晨称为“一生只做一事”的74岁老人,是传统中国画颜料工艺嫡系传人、第一批苏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也是淘宝店“庆年堂”的掌柜,到今天已经磨了整整54年的颜料。
“研墨丹青已忘年”,他的手,磨出国画中的佛青、花青、天兰、胭脂、曙红、蛤粉,也创造了自己的霜青色,试制出软管中国画颜料,推动传统中国画颜料走向礼品化。遗憾的是,由于颜料制作过程的要求严格和过程漫长,这项传统工艺眼见到了无人继承的尴尬境地,原料采集也陷入困境。
“只要有人请我,我一定会去”,“(我只担心)没人来学,没人来传承了”。
很快,仇庆年老师将带着他倾注毕生心血的事业来到华政,带着让更多的年轻人能够了解传统中国画颜料的初衷,4月12日周四晚6点,与你相约300人。
红箭基金·名家大讲堂第六十四讲
主题:《人世间》的台前与幕后
主讲人:秦博
时间:4月11日(周三)18:00
地点:华东政法大学明珠楼
《人间世》是由上海广播电视台和上海市卫计委联合策划拍摄的10集新闻纪录片。秦博正是此纪录片的导演。两年间,纪录片《人间世》的摄制团队扎根于上海市多家医院,以医院为拍摄原点,聚焦医患双方面临病痛,生死考验的重大选择。《人间世》短短的十集中,不仅有重症抢救,120急救,还有公民器官捐献,年轻重症妈妈的抗癌日记,更有临终关怀……
红箭基金·名家大讲堂第六十三讲
主题:我的水木年华
主讲:卢庚戌 缪杰(成员之一的卢庚戌1989年考入了清华大学,在校期间受校园原创音乐的影响喜欢上音乐,与几个同学成立校园歌曲协会,当时参与的有后来成为校园民谣主将的高晓松、沈庆、郁冬等。另一位成员缪杰1993年考入清华大学,在校经常参加音乐活动及比赛。2001年,卢庚戌与校友李健成立水木年华演唱组合,2002年8月缪杰加入“水木年华”。“水木年华”的名字,就来源于水木清华和电影《花样年华》。)
时间:3月26号(周一)19:00
地点:华东政法大学松江校区明镜楼缘法厅
“水木年华”成军十五周年之际推出了民谣情诗专辑《昨日情书》,其中歌曲《唯你一生》由卢庚戌谱曲,林夕作词,在《一生有你》、《借我一生》后,作为“一生”三部曲的最后一部,将爱与情谊延续。
“一生有太多的春天
有你怕不够我留恋
没想过半路的酸甜
唯有你一生到终点
唯有你才爱上永远
我只爱有你的人间”
而这首歌也是电影《一生有你》的推广曲。电影《一生有你》是导演卢庚戌以清华大学为背景创作的青春爱情故事,经过两年时间筹备,于2016年开拍,并将于今年毕业季上映。卢庚戌表示,“电影《一生有你》的故事有高晓松、李健、缪杰的影子,我可以保证里面的情节都是真实的,而且是只有在清华才能发生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