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7日,红箭基金助力华东政法大学团学工作捐赠合作仪式在华东政法大学长宁校区交谊楼举行。华东政法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闵辉,上海华东政法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副秘书长吴高升,社会协同合作处教育发展基金会办公室负责人韩景南、学生代表及公司相关负责人出席捐赠仪式。仪式由华东政法大学团委书记陈赛金主持。
根据合作协议,上海红箭股权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向华东政法大学团委设立的“团团基金”分三年捐赠30万元人民币,用于支持华东政法大学“名家大讲堂”及其他团学活动。 “名家大讲堂”由华政团委设立,是华政高层次讲座品牌,旨在通过邀请文化界、艺术界、政商界等领域的名家大牛来校开讲座,打造文化饕餮盛宴,以名人效应带动学生与主流价值观 “精神共振”。该讲堂自2014年成立以来,先后邀请了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叶辛、何建明,《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作者黄亚洲、艺术家六小龄童、央视主持人尼格买提等主讲。
在签约仪式上,公司向华东政法大学及领导老师们表示感谢。负责人介绍了公司的基本情况,结合公司“用心投资、用心生活、用心回馈”的价值理念以及“着力为社会创造更多财富、为社会创造更多价值”的宏观目标,阐释了捐赠的初衷,表示此次捐赠是对华东政法大学团学育人工作所尽的微薄之力,是公司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助力培养更多优秀人才的主动之举,希望今后在学校领导老师的关心帮助和广大学生的支持下,能与学校保持密切联系与良好互动,期待更多合作机会,在校园文化建设、学生创新创业就业、课外实践等领域打开更广阔的合作空间。关于“名家大讲堂”活动,他认为,通过“大家”讲“小故事”,带来“深影响”、形成“广共振”,是得人气、见实效的生动育人品牌。
闵辉介绍了华东政法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相关情况。他指出,一方面学校十分重视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与综合性高校相比,华政属于政法类专业院校,学生在人文素养培养方面容易形成短板,学校进行书院制教育改革的意义就在于此。同时,团委举办的“名家大讲堂”主要涉及历史、文化、艺术、科普、健康生活等多个领域,与科研处举办的“中华学人”、各学院举办的学术讲座形成良好互补,这对专业院校来说显得尤为必要;另一方面学校也十分重视通过校园文化浸润引领思想。坚持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增强师生文化自信,既是高校履行职责的应有之义,也是创新思想政治工作的迫切要求。“名家大讲堂”通过名家讲述人生经历、分享人生感悟,帮助学生学有所思、学有所获,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但在活动举办过程中,也遇到一些瓶颈,相信此次红箭基金的助力,将会有效推动活动的顺利进行,开创校园文化建设的新气象。此外,学校坚持“开门办学、开放办学、创新办学”的发展理念,加强拓宽社会合作联系,积极引入办学资源,增强办学活力。“名家大讲堂”捐赠活动是个开始,学校愿意与红箭基金在创业、实习、就业等多个领域加强合作。同时,闵辉也希望学校相关部门、教育基金会和团委使用好、沟通好、反馈好捐赠款,切实统筹好捐赠经费的安排和使用,充分释放合作效应。
据悉,3月16日,首批捐赠款已按照协议约定划至上海华东政法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